top of page

佛陀所說妙法的內容為二,方便與智慧。佈施等前五波羅密多為方便,第六般若波羅密多為智慧。一切法分二,表相和實相。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的所分法,皆屬表相,即為世俗諦。這些諸法的本性乃實相,即為勝義諦。佛陀轉法輪時,所提的不外乎世俗與勝義。講說世俗諦的法教如《百業經》等,為不了義。講說勝義的法教如《般若波羅密多經》等,為了義。了悟空性的智慧,能夠帶領所有佈施等,為成佛之因。欲入大乘修行,不能沒有了悟空性的智慧。於眾多講說空性的論典中,以龍樹菩薩所著的《中觀理聚五論》為根源。本論《普照理路》是解說此五部論典的綱要,而非解釋每一句義的注釋。內容有基中觀二諦雙運、道中觀二資糧雙運、果中觀二身雙運的殊勝內容。若讀懂了此論,就能抓住中觀派的理論架構。

中觀理聚五論疏普照理路

NT$300Price
Quantity
  • 作者:絨敦釋迦獅子

    譯者:堪布 洛桑滇增 

    @關於「寄書」系列:堪布於西元2011年將所翻譯的經典著書出版,期望如玄奘法師翻譯典籍利益有情般,將佛法寶藏流傳於世。西元2015年將著作全集命名為「寄書」,意為「寄給世人的書信」。本系列以翻譯絨敦釋迦獅子著作全集為主。期望藉由「寄書」系列,將佛法廣傳,同時殷殷期盼弟子們精進修行,福慧增長。

​德祺書坊

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六十一號六樓

(02) 2375-2611

©2024 徳祺書坊

bottom of page